English
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澳门5303游戏特色
    • 书院简介
    • 院长的话
    • 书院组织架构
      • 董事会
      • 院务委员会
      • 书院办公室
      • 舍监导师
      • 隶属学术老师
    • 院徽&院训&院歌
    • 诚信誓章
    • 出版物
      • 朝花夕拾
      • 勤风
    • 周边文创
  • 全人发展
    • 向⽇葵新⽣计划
      • 全⼈成⻓导师“成⻓对谈”
      • Student Coach Program
      • Diligentia Study Workshop
      • Career Planning Series
      • 圆桌派
    • 领导力培养
    • 励行计划
    • 通往世界的窗
    • 奖学金
    • 杰出毕业生
  • 宿生生活
    • 书院设施
      • 功能房
      • 书院环境
      • 学生宿舍
    • 住宿章则
    • 楼层互联
  • 缤纷书院
    • 年度活动
    • 品牌活动
    • 特色课程
  • 交流互鉴
    • 姊妹书院
    • 友好往来
    • 世界⻘年湾区⾏
    • 创新峰会
  • 澳门新葡萄新京光影
    • 照片概览
    • 影像概览
    • 校友专区
  • 关于澳门5303游戏特色
    • 书院简介
    • 院长的话
    • 书院组织架构
      • 董事会
      • 院务委员会
      • 书院办公室
      • 舍监导师
      • 隶属学术老师
    • 院徽&院训&院歌
    • 诚信誓章
    • 出版物
      • 朝花夕拾
      • 勤风
    • 周边文创
  • 全人发展
    • 向⽇葵新⽣计划
      • 全⼈成⻓导师“成⻓对谈”
      • Student Coach Program
      • Diligentia Study Workshop
      • Career Planning Series
      • 圆桌派
    • 领导力培养
    • 励行计划
    • 通往世界的窗
    • 奖学金
    • 杰出毕业生
  • 宿生生活
    • 书院设施
      • 功能房
      • 书院环境
      • 学生宿舍
    • 住宿章则
    • 楼层互联
  • 缤纷书院
    • 年度活动
    • 品牌活动
    • 特色课程
  • 交流互鉴
    • 姊妹书院
    • 友好往来
    • 世界⻘年湾区⾏
    • 创新峰会
  • 澳门新葡萄新京光影
    • 照片概览
    • 影像概览
    • 校友专区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全人发展
  • 领导力培养
  • 传媒中心
  • 澳门新葡萄新京传媒中心 | 聚焦征文精选:《“疫”与“疗”》

澳门新葡萄新京传媒中心 | 聚焦征文精选:《“疫”与“疗”》

2020-04-20 传媒中心

聚焦“疫情引发的思考”征文活动

 

“疫”&“疗”

文:王彤(2017级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研究生

 

 

如果你的家人疑似得了COVID-19,

你会让TA进家门么?

 

在这些疯狂涌进视野的信息海洋中,

你选择哪一个来相信呢?

 

可能在整个疫情期间最困惑我的就是这一类问题了,当然病毒本身就足以让人困惑,可是比起对于众说纷纭的病毒结构和治病机理的关心,我似乎更想知道病毒对我的生活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换而言之,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件事情?

看了很多零零散散的小视频,印象很深的有这么两段:

第一段发生在东北老家的真实场景:据说从武汉务工回来的人躲在家里,公安局上门来查,穿着制服的几个人重重的敲打卷帘门,但是没有任何回应。

另一段是电影cut:致死疫情之下,人人自危,一行人驱车寻找物资和安全地带。男主人公得知女友染上疫情之后将她抛下,而同行的弟弟得知男主染上疫情之后,用随行手枪亲手杀死了教会他使用手枪的同胞兄弟。

可能是我比较幸运吧,无论是今年还是03年,我认识的人当中都没有任何一个感染者或是疑似病例,倒是和亲戚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咳嗽几声也都并无大碍。明明新闻上已经有这么多人感染了,我甚至开始怀疑通过六个人就可以知道全世界所有人的理论到底是不是真的。

回想到03年非典的时候,在县城上学的我,只记得要买体温计,要给学校报体温,家里面还烧了几次醋,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过去了。这一次疫情,恰巧在深圳过年的我,没有发生过断粮的情况,口罩也是还没有被狂割韭菜的时候买的,这和身边的很多朋友没办法出家门、不得不买几十块一只的口罩、没有足够的食品供应相比,实在是幸福太多了。

我觉得如果说我的家人真的感染的话,我应该会接纳吧。要不然应该去哪呢?在深圳当然可能要去医院了,毕竟相对而言医疗卫生条件和水平都高一些,但是如果当地的医疗水平不好呢?如果身边只有一家甚至做阑尾手术都出过人命的医院,我恐怕不敢。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去仅仅依靠数字和口号去选择相信,我也不愿意与我重要的人独自承受痛苦。

 


 

回顾一下自己对于疫情的认知,最直观的要从口罩讲起。

一开始在还没有大面积宣布进入疫情防控的时候,当身边的人纷纷戴上口罩,自己抗拒了很多天,觉得,口罩这个东西戴上去,很闷,自己排出去的废气好多一部分就又吸回来了,很不舒服,反而更容易生病吧,而且至于这么大惊小怪么?

后来,似乎我们这些怕死的年轻人率先加入了说服他人戴口罩的阵营,看着身边的这些长辈死活不戴口罩,觉得又生气又好笑,这可是生命呀?真的自己觉得没事就没事么?

再后来,不戴口罩已经不是一个选择了,大街小巷上贴满了条幅和海报,至今也还是一样,进出小区的时候,口罩就像是一个通行证配上正常的体温和五花八门的隔离证明说明自己是个不会对他人产生危害的人,又像是一个安慰剂,只要戴上口罩,好像就不会有事?

我记得网上铺天盖地的恐慌情绪,看起来很真实的同时,又总是有那么一两种让我很难以接受的夸张元素,再看着看着可能就会跳出一个让你买口罩的链接,这个时候就会想,这是不是又是焦虑营销的手段呢?这种焦虑情绪真的必要么?

当各种各样的人站出来,以专家的姿态和不容反驳的方式告诫我不要做这不要做那时,表述中没有求证的过程,我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嫌弃。我想到的是以往一次又一次相信之后所换来的失望。可是我又不得不选择一种信息相信。就好像读书的时候有的老师直接把课本的知识点读给你听,却不告诉你为什么,给不出求证的过程,却告诉你这个知识点考试一定会考的,不背下来,就没有办法获得考试的分数。

思索良久,我觉得我给不出信息海洋中如何选择相信的办法,因为这种问题和应试教育的选择题不一样,从来不可能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我能做的就是去重复别人做过的尝试,验证有可能是正确的经验和方法。当有些事情搞不清楚为什么的时候,可能就只能选择周围更多人所相信的。尽管自己是那么的不情愿。

“疫”这个字或者很多病字偏旁的字眼都难免让人心情沮丧起来,不过有一个字是“疗”。希望无论这次疫情对我们的身心冲击如何,都能在这场“疫”中,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法。

因为我不变的相信是:我相信这个世界会好起来,这个世界一定会好起来。

2020/03/06

Tong 于深圳

 

文案 | 王彤(17级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

排版 | 徐怡煊(19级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

相关推荐

MCDC | 年度回顾:追光逐影绘流年,青春不负韶华篇

MCDC | 澳门新葡萄新京传媒中心:Dilidili Delicious奶茶测评来啦
MCDC | DiliDili嘀哩嘀哩第二弹上新中

关注我们:

   
   
   
   
   
  • 参观访问
  • 联系方式
  • 相关文件
  • 大学官网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澳门5303游戏特色(China·新葡萄新京)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