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ADC | 世说新语第十五期:一种饱受争议的阅读技巧——解构主义
本期世说新语活动,澳门新葡萄新京宿生会有幸邀请到了Dr. Gregory Jones-Katz为同学们分享他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的专著《解构主义:一种美国机制》,和同学们一同探讨解构主义的奥秘。
前言
1968年,一场激进的学生运动席卷整个西方世界。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它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犹如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有些人认为它一种外国间谍,一匹特洛伊木马,企图从内部摧毁文学教育;另一些人则认为解构主义是一颗虚无主义的知识炸弹,被置于人文主义研究的核心。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活动过程
11月22日晚,澳门新葡萄新京宿生会的同学在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A101里早就备下了精美的茶歇,同学们也陆续到来,等待着一场对于解构主义的讨论。本期世说新语活动,澳门新葡萄新京宿生会有幸邀请到了Dr. Gregory Jones-Katz,为同学们分享他出版于芝加哥大学的专著《解构主义:一种美国机制》,和同学们一同探讨解构主义的奥秘。
在主持人刘冠岩博士介绍完主讲人后,Dr. Gregory Jones-Katz表示他的讲演过程中可以随时被打断并提问。面对随和亲切的Dr. Gregory Jones-Katz,同学们一下子轻松下来,对于“解构主义”这样抽象、难以理解的话题,开始在讲演过程中不断向博士提问、与博士进行交流。
Dr. Gregory Jones-Katz从自己的新著作谈起,为同学们解释什么是“解构主义”—— “A set of reading techniques that identifies the paradoxes or contradictions of a text.” 紧接着为大家展示了50 年代的新批评论,新批评派形式主义对主观印象主义和野蛮经验主义给予回应,奠定了美国文学批评的基础。
继而他又引入耶鲁大学本科生文学教育危机,为同学们讲解被叫做 “Literature X” 的文学课程,这门课程没有核心方法也没有内容,旨在改写文字的定义,从而为文学教育提供信息。他又以1965年耶鲁研讨会和1966年霍普金斯研讨会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着解构主义里程碑式的进展。
Dr. Gregory Jones-Katz 又谈及解构主义学派的一些关键性历史人物,如保罗·德·曼、杰弗里·哈特曼等,以及他们创办的 “Literature Z” ,相较于“Literature X” 更加注重修辞和语言艺术的文学课程。
随后Dr. Gregory Jones-Katz 又提到了女性主义文化政治,正是解构主义,女性不再边缘化,同时也促进了许多研究进展。这就不得不一提芭芭拉·约翰逊。是她以西方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普遍性和形而上学的主张,具有挑衅地实施了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的阅读风格。
讲演结束后,同学们依然在踊跃提问,Dr. Gregory Jones-Katz也耐心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