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新京问道 | 第十六期:聆听四十载深圳脚步,领略信达雅翻译魅力
1979年的春天,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为深圳神话谱写序章;四十载风云变幻,昔日小城迈上世界之巅,用魔法般的发展震惊中外,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更为中华复兴添砖加瓦。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也迎来了4周岁生日,值此际遇,我们邀请到了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结合他此前翻译的《向深圳学习》一书,和我们分享他的心得体会。
现代化 / 经济特区
摩登和传统的碰撞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它曾表现为西方人对传统部落的殖民,那是不亚于洪水的浩劫,西方的炮火让土著居民背井离乡,冰冷的机器摧毁他们代代耕作的农田,并将其转化为停车场,购物中心,金融大厦和居民住宅……现代化的城市就这样将过去踩在了脚下。
而在深圳,此般改革则显得无比温柔。来深圳,是看见高楼林立,但若深入走走,没准你刚穿过一群高楼,眼前显现的就是农村,或是老式小街。在这四十年的建设中,新崛起的城市包围了农村,而农村也融入了城市。不是一边倒的征服,是勠力同心,齐头并进。过去和未来就在这里交融。
政府 / 智慧
是政府的智慧领导造就了此般和谐奇观。“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来”,经验的缺乏不是停滞脚步的理由,政府在借鉴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同时,也强调合理监管,才取得今天这多元并举的和谐深圳。兼具多元和秩序,借鉴与创新,深圳能吸引外国学者的目光,也就不足为奇了。
谈 / 著 书
学问须躬亲 翻译必达意
精华 / 作品
《向深圳学习》一书是时间积累的精华作品,作者马立安在深圳生活十数载,最终迎来事业爱情的双丰收。此书的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那是作者情感和专业知识的凝聚!而在异国他乡生活,正是人类学或是语言学从业人员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亲身体验,才可得来生动的故事。若无此般经历,讲述时只能拾人牙慧,则必然有失偏颇。因为和他国人民的交往中,异域文化将逐渐浸润他们的灵魂,与他们从小形成的“正统”思想所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不同于任何以往的自我,两方对比,方有所得。这样,当我们阅读他们的书籍时,在阅读那包涵阅历和真情的文字时,才有可能想象出那异国的歌舞,语言和习俗。
翻译 / 见解
翻译也是如此,作为翻译工作者,王立弟教授对翻译也有自己的见解:博学,多看多问,还要具备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
用王教授的话说,翻译的意义就在于突破语言的隔阂,让不同民族国籍的人们实现跨文化跨领域的相互理解。因而翻译必须以达意为先,再兼具文采。
王教授举了不少翻译本书时的例子来让同学们感受翻译的奥妙无穷和困难重重。首先是字词的选用,如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就是翻成无为而治更好,conflict 也是翻成角力比冲突更加合适。再者是对时代特征的把握,也就是要熟悉特定时期的公共叙事和表达方式,如提到深圳的colonialism and collectivism, 就不应当看字面翻成殖民主义和集体主义,而是城市和农村结合的二元经济,3+C pattern 也应该结合政策名称翻成三来一补才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免去可能的歧义和误解。如此的精确和贴心,是机器翻译尚且无法达到的境界,需要的就是不断的知识积累——身边放满大大小小的字典,一有空就翻,一有问题就反复求证,遇到困难多方求援……这真是现代版的临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最后,王立弟教授鼓励所有同学都要具备这样的学术钻研精神,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同 学 感 想
10月15号,晴,很高兴能有幸参与到澳门新葡萄新京问道《向深圳学习》译后杂谈活动中,与王立弟教授互动,聆听王教授对于深圳四十年来发展的看法与感触。向教授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专业素养。在本次活动中,我受益良多。
——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 黄陈恺
王教授的讲座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是介绍深圳这40年的变化发展,而后面更多介绍了他在翻译这本书的新的感受以及翻译实例。听了前半部分,十分触动,深圳的变化和其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契机。后半部分的翻译实例中,更让我体会到了翻译“信达雅”的重要性,以及让我意识到了翻译这种沟通工具是非常需要精确性的,否则会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 景芸浩
十分荣幸能够获得参与本次“澳门新葡萄新京问道:《向深圳学习》译后杂谈”活动的机会!在本次讲座中,王立弟教授通过一个个深圳故事,向我们分享了他卓越的翻译经验和感悟,他对于深圳现状的深思以及未来的展望。教授通过 “城市包围农村”、“以发展促合作”等栩栩如生的例子后,使我们对深圳的包容和创新有了进一步直观深刻的认识。王立弟教授有一句话使我深受触动,那便是“翻译是为了人类的共同文化精神财富而创作”。我想,也正是这份出于知识的存粹尊重,成就了王立弟教授的无数篇卓越著作。
——澳门新葡萄新京5303游戏特色 何俊标